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10:30    次浏览
“互联网+”似乎成为了新的潮流,街坊随处都可以见到这几个字眼。“互联网+”听起来就高大上,其实距离街坊的生活也不远。佛山有几间本土企业说要借互联网实现自己的小目标,他们是怎么运用互联网思维成功转型和创业的呢?三年研发“神器” 衣服制造业变“智造”业2008年,做服装贸易起家的樊友斌,在顺德均安成立了爱斯达服饰有限公司。2009年,看准了市场的樊友斌开始立项,决心为特殊人群量身定制衣服,而且还设了一个目标——72小时做一件服装。但是这个想法提出来,他又发现了行业的另一个“硬伤”。按照传统打样和裁剪的方法,很难提高效率,更加没可能实现批量定制。更让他心寒的是,居然没有快速裁剪的技术。 无奈之下,文科出身的樊友斌只好硬着头皮,自己组建技术团队,研发快速裁剪设备。经过三年的摸索,投入将近4000万,一台运用激光技术雕刻和裁剪衣服的设备终于诞生,它就是智能裁缝,实现了服装打样、裁剪、雕刻一体化,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。但樊友斌去找服装品牌合作定制时,却又碰壁了。另外,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,定制服装看似也有点“不靠谱”。 两边似乎都不讨好,樊友斌决定改变思路,自己开办体验式的定制店,顾客可以直接在店内购买,也可以通过微信和网络平台下单定制,打通线上线下。最让樊友斌津津乐道的,还有他们开发的这套生产管理系统,它能够将所有订单及时更新到后台,精准控制每一个环节,确保准时交货给客户。通过生产和销售的信息化管理,樊友斌的定制客户正在不断增加。 现在,爱斯达已经从原来的服装企业转型为智能科技公司,旗下有系统研发,智能生产和数据分析三家子公司。樊友斌也在不断丰富自己店内的服装品类,他还将品牌向内地延伸,在湖北投资将近1000万,发展前店后厂的模式,成立研发生产示范中心。互联网新宠VR来袭 佛山企业玩转虚拟世界现在“VR眼镜”成为了新网红,而在佛山都有一间企业也分一杯羹,不过他们的产品不止“眼镜”这么简单。出品人阎军说,目前市面上的VR产品,基本上都是要连接电脑,或者连手机,不但体型大、而且散热效果不好。而他这款VR一体机,本身就是一款头戴式的电脑,而且视觉成像效果还走在国际前列。8月份,这款VR一体机,在京东众筹一个月就轻松筹到了200万。一星期前,还受邀参加了全球最大、影响力最广泛的全球性电子展之一——香港秋季电子展,并在8家参展的竞争公司中脱颖而出,接到了来自26个国家的订单。 成绩相当“省镜”,不过奋斗的过程一点不简单。2013年,阎军挥手告别了自己奋斗17年的家电企业,拉上一帮技术朋友,开始了自主创业。他参考了很多电子产品的发展,看中了VR的发展前景,他想跟别人做的不一样,做VR一体机。这概念,听起来很简单,但当时在佛山乃至全国,技术仍旧一片空白,阎军他们就成了佛山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。不过研发是烧钱的,每个月员工近10万元的工资、成本都摆在那里,按阎军的话来讲,这两年让他从“富豪”差点成了“负豪”。屋漏偏逢连夜雨,阎军他们主要负责技术端,而要做出产品,还需要购买其他公司生产的配件,包括芯片、屏幕等,但因为VR一体机属于前卫的科技产品,研究到2015年中旬,却发现了其他供应商配件跟不上。尽管几百万的资金不见成效,但研发的士气还在,为解决资金问题,阎军带着大家一边研究产品,一边四处找风投。 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2015年3月,阎军他们终于做出了实体产品,再用一年时间更新了3代,产品终于成型,而他们也迎来自己的“春天”,各种奖项、以及订单都不断涌来。产品获得成功后,阎军并未止步,对于这款VR一体机,他的期望不单纯是一款娱乐设备,他有个更大的目标,是希望自己研发的VR技术能够帮助到他服务了17年了佛山制造业。“货牛”横空出世 颠覆传统货运模式乐从家具城,一排排货车停在路边等生意,司机来自五湖四海,都是自负盈亏做短途货运,但是生意并不是那么容易做。而有一个海归的年轻人岑伟涵就看准了专业市场的物流需求,研发了一个“货牛”APP,类似打车平台的专业市场的短途物流服务。 岑伟涵的创业团队,平均年龄24岁,半数以上都是技术人员。连岑伟涵自己,也是名副其实的“技术男”。4年前,他跟三个合伙人创立乐商科技公司,开始承接政府和企业的技术开发项目。后来觉得状态不行,应该转变思路去做产品。那么做什么产品呢?岑伟涵开始观察市场,他觉得乐从的家具、塑料和钢材三大市场,贸易已经很成熟,但货运市场经营不规范,同样一车货,每个司机报价都不一样,这个差价直接影响订单成交。 岑伟涵设想的产品,就是帮司机和商家搭建生意平台,他们赚“介绍费”。但货牛项目刚启动,岑伟涵就遭遇了一次考验——投资人撤资,导致他要全副身家投入到项目中,好在随后有新的投资人进场,货牛才最终顺利开发上线。岑伟涵觉得,要打入市场,必须先让司机了解平台优势。 为了避免出现货主拖欠运费的情况,货牛采取线上支付,即时结算给司机,双方还可以在线议价,司机也乐于接受。但问题又来了,商户能不能信任产品,所以岑伟涵决定,跟保险公司合作,免费赠送给商家货物险,通过审核制度,保障司机和车辆来源可靠,让流程更加透明。 通过塑料协会助推,岑伟涵成立了中塑之都网,将“货牛”和网站打包销售。而其他的市场,还需要继续拓展。在岑伟涵眼中,“互联网+专业市场+货运”是前途无量的生意。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热线商城!